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是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主流赛事。其目的在于推动信息与机械电子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研究与系统实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国际化,为优秀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产学研用对接平台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为了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及作品参加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我校举办“烽火通信杯”第五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具体安排如下。
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二名,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1.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竞赛部分又分为企业命题和开放式命题。企业命题,开放命题二选一,其中参与企业命题的队伍可以同时参加对应技术方向开放命题评审。
(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CP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软硬件系统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等,如机器人,飞行器,智能车,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传感器、设备或系统,电能变换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控制技术等。
(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4.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向组委会提交的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和作品照片的电子文件。
5.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可以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也可以是未实现功能的概念产品,要求提交的参赛文件为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
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审。参赛小组在2022年1月7日之前提交相关参赛作品后,凯发K8一触即发由竞赛组委会组织评委进行筛选,企业命题由企业组织评审,选出进入决赛的项目团队。第二阶段:决赛。技术类竞赛入围决赛项目参加现场答辩,开放命题与企业命题任一入围决赛皆可,评委现场评分,评分细则将在竞赛公告群中公布。
本届大赛面向进入现场答辩环节的参赛作品设置团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其中,技术竞赛奖队伍根据奖项等级,按项目从高到低分别设置1000/600/300元的奖励;商业计划书专项赛获奖队伍颁发证书以及纪念品。奖项数量,根据提交参赛作品的数量另行确定。
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作品难点与创新;(2)方案论证与设计;(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4)软件设计与流程;(5)系统测试与分析;(6)总结。
作品介绍PPT内容应包括:(1)作品意义及创新点;(2)作品原理及设计方案;(3)作品形象及功能模拟。如已有作品实物,需一并提供参赛作品演示视频。
商业计划书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项目意义;(2)团队介绍;(3)产品内容;(4)行业及市场情况;(5)营销策略;(6)融资说明;(7)财务计划;(8)风险控制;(9)项目实施难度。商业计划书模板详见附件5。
将参赛作品技术论文、演示视频、PPT、展示照片的电子档文件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命名为“XX学院-XXX(组长姓名)-XXXX(题目)-开放命题/企业命题/商业计划书(三选一)”并以邮件形式发到指定邮箱(作品解压后必须可直接查看和使用)即可完成作品提交。